熱鬧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早前落下帷幕,港府藉著這個金融盛會不僅對外宣告香港已重返舞台,還稱將以政策贏回數碼資產中心的角色。港府的此番表態毋庸置疑,因為正在 10 月末,香港正式發布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一個宣布擁抱元宇宙、迎接 Web3.0、融入加密世界、對接 NFT 的新宣言,一時間引起資產世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這個金融世界新方向能否給股市萎靡、金融不振、人才流失的香港注入新的活力呢?
當觥籌交錯結束、人脈交際褪去,香港是否真的在這個新興的金融科技領域準備好了嗎?我們通過比對加密貨幣領域的新興概念在全球和香港地區的檢索行為,來試圖找到解答這個問題的蛛絲馬跡。
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分支,加密貨幣是目前金融技術領域的一個非常火熱的前沿方向。隨著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不斷有新的概念伴隨新的技術和現象出現。一個地區對這些新興概念的檢索量反映了一個地區對金融前沿技術的跟進和理解。但遺憾的是,我們的調查顯示,香港地區對加密貨幣概念的檢索量和同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加坡還有較大差距。
我們選取了較為常用的 30 個概念,並從 Google Trends 中觀測這 30 個概念在過去 5 年全球(包括香港)的檢索情況。在這些概念中約有 20% 的概念沒有太多檢索量,33% 的概念剛剛從檢索熱度的最高峰回落,並仍保持較高熱度還有 23% 的概念已經從檢索熱度的最高峰回落到較低的熱度、並在下降,最後的 23% 的概念長期有較大的檢索量。
對於仍保持較高熱度的概念,香港的檢索熱度在世界各地區中平均排名為第九,遠低於排名第四的新加坡。這說明對於一些正火熱甚至已經成為爆點的概念,香港地區的關注度不如新加坡。
對於熱度回落到較低水平的概念,香港的檢索熱度在世界各地區中平均排名為 19。這說明對於已經過了熱度最高峰熱度下降到較低水平的概念,香港地區在對這些概念從火熱到衰落的整個過程關注不夠。相比之下,熱度已經回落的概念在新加坡的檢索熱度在世界各地區中平均排名為第五,遠遠領先於香港。
對於長期被檢索、一直都熱門的概念,香港的檢索熱度在世界各地區中平均排名靠後,僅為第 24。 相比之下,所有長期被檢索的概念在新加坡的檢索熱度在世界各地區中平均排名為第11,領先於香港。
綜台上述儘管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相關調查也發現了香港消費者對加密貨幣接受程度較高,香港政府對加密貨幣基礎設施也給予大力支持,香港地區對加密貨幣相關新興概念的關注較為落後,相比於同樣被視為全球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和美國紐約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對熱度已經回落的概念的關注上。
在網絡時代,網絡搜索詞彙和頻次直觀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思潮和動態。雖然香港政府大力呼顯加強金融科技的發展,但我們的調查顯示,來自香港本地的 關注似乎還不足夠。
蘭吉為香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實驗室數據分析師;祝建華為香港城市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講座教授
在此感謝 InnoHK、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實驗室對本文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