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角色是什麼?購物天堂、金融中心、抑或國際知名的自由貿易港,掩藏在這些為人熟知的光環之下的,是香港不容小覷的科創發展潛力。去年 12 月末,港府出台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本港未來 5 至 10 年制定了發展路徑和戰略規劃。然而,大眾對於香港這個傳統意義上的金融之都如何發展創科行業可能有很多疑間甚至疑慮,但大多數人未曽了解的是,香港發展科創並非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已經具備良好的根基,其中之一便是牽涉到中美貿 易戰核心的電子產業。
半導體出口持續增長
作為香港最大的產品出口創滙行業,電子製造業一直支撐着香港的外貿經濟。港府於早前公布 2022 年 12 月份的進出口貿易數據,其中出口額按年下跌 28.9%,繼 11 月份出口 24% 的跌幅之後再度擴大,2022 年總出口也受累下降 8.6%。然而與之相對的是,電子業的貿易幾乎未受影響・其中,半導體及相關電子零件的出口更是在近幾年愈發蓬勒,除了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中國,對於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亦呈現增長態勢。
以晶片與半導體為例,我們發現香港在過去 3 年對美、歐、日的電子產品出口中,半導體及電子管類產品的出口額除在 2020 年受疫情影響有所下跌外,其餘時間均呈增長態勢。其中,半導體相關產品的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比例亦有所增加。例如,在香港 2019 年出口美國的電子產品中,半導體類貢戲的出口額僅佔 8%,而這一比例在 2022 年的前十個月的貿易統計中變為 11%;而出口日本的半導體類產品比例更是由 2019 年的 17% 急升至 2022 年的77%,成為去年香港 一 日本的電子產品出口額中佔比最大的項目。
除了自身良好的發展基礎,香港科創發展亦擁有中央和本地政府的雙層政策支持。除在文首提到的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國家亦在十四五規劃中積極支持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近年來,香港在將軍澳設立数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幫助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此外科技園亦於元朗設立擁有靈活設計的無塵車間和化學品特別處理設施的微電子中心,以支持新一代微電子產品的開發和試產。
放眼全球,各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爭相推出更進取的科技政策,謀求新的「科技増長點」來提振經濟。而其中,電子產業無疑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必爭之地」。
宜利用優勢扶持產業
例如,歐盟在 2022 年 2 月公佈了晶片法案;美國在 2022 年 8 月推出 <晶片奧科技法案>,機款 527 億美元支援本地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並在同年 10 月加強了對中國部分企業在晶片領域的製裁。而中國內地為擺脫美國在相關領域的「卡脖子」限制,亦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培育發展半導體行業。
儘管新冠疫情對於世界經濟的衝撃選未散去,全球半導體市場據專業機構預計在 2023 年亦有衰退的跡象,但發展以半導體為代表的新興科技行業已成為香港在全球科技競賽中的明智之選。香港應充分利用在知識產權保護・新興科技上的優勢,以及無可比擬的國際貿易樞紐地位,盡快通過培育和吸納人才,來扶持半導體產業的本地發展。
我們相信,香港的電子產業一定會發揮更重大的作用。這些作用包括但不限於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拉動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減弱或彌合中美貿易戰的負面影響等等。
王婧言為香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實驗室數據分析助理;祝建華為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講座教授。
在此感謝InnoHK、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實驗室對本文的支援。